|
|
|
1.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细致地探讨了建筑形态构成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以及实践应用等问题。内容注重理论与实例的结合,并列举了大量的建筑实例。全书分为概念和阅读两个部分。其中,概念部分包含五章内容:第1章介绍了建筑造型与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第2章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建筑形态构成的发展脉络,第3、4章论述了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与审美原理,第5章着重分析了建筑形态的构成法则。阅读部分是对概念部分的深入论述和实例举证,便于读者加深理解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本书可作为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景观园林等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相关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2.前言 我国的形态构成教育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作为设计类基础课延续至今。然而,其理论一直依附于平面、立体和色彩三大构成体系,并没有真正地与建筑形态紧密结合。不仅如此,国内的构成教育之初,也是“后现代”思潮风行中国之时,很多思想都没有及时地融入形态构成之中,导致很多书籍虽然大量涉及构成的相关内容,却很少有真正适合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园林等专业使用的建筑形态构成教材和参考读物。解决这一问题是本书编写的目的所在。 如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书,是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虽然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形态的创意组合,但很少关注其背后的内在规律、理论依据和发展演变。教学上也只是将形态构成作为基础课内容灌输给学生,没有真正地对其加以研究和利用,这就促使形态构成教育变得概念化有余而实用性不足。本书虽然立足于基本形态构成的理论基础,但更多的是从建筑造型的自身特点出发,利用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通过融入形态构成的审美法则(如格式塔心理学、传统的形式美基本法则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建筑形态构成原理(变形原理、组合原理等)。为了便于分析,本书将建筑形态与技术、功能、经济等制约因素相分离,更多地从艺术的角度探求其视觉特性,并结合古今中外大量的建筑实例加以举证和分类,比较理性地将建筑造型与形态构成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概念部分是基础,便于读者掌握知识点;阅读部分是扩充(包括深入论述和实例分析),便于读者查阅和精读。 鉴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学科发展迅速、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书中疏漏或偏颇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8年1月 3.目录 第一部分概念部分 1概论2 1.1造型与建筑造型2 1.2形态构成3 1.3建筑造型与形态构成的关系7 2建筑形态构成的发展与演变8 2.1第一阶段——走出古典主义建筑的牢笼8 2.2第二阶段——造型艺术的影响与推动9 2.3第三阶段——包豪斯与形态构成理论体系的形成17 2.4建筑形态构成在我国的发展与意义21 3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22 3.1构成元素22 3.2基本形30 3.3骨骼33 4建筑形态构成的审美原理35 4.1格式塔心理学原理35 4.2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心理学原理37 4.3形式美的基本法则38 5建筑形态的构成法则47 5.1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47 5.2建筑形态的组合形式与构成方法48 5.3建筑形态的形体变形61 5.4建筑形态构成中的组合原理69 第二部分阅读部分 1概论80 1.1建筑与几何80 1.2建筑与形态93 1.3建筑与构成96 2建筑形态构成的发展与演变99 2.1第一阶段——从古典主义建筑走出来的先驱者99 2.2第二阶段——造型艺术的活跃对其影响与推动109 2.3第三阶段——包豪斯与形态构成理论体系的形成158 3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167 3.1构成元素167 3.2基本形186 3.3骨骼188 4建筑形态构成的审美原理191 4.1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1 4.2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心理学原理203 4.3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11 5建筑形态的构成法则227 5.1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227 5.2建筑形态的组合形式与构成方法227 5.3建筑形态的形体变形241 5.4建筑形态构成中的组合原理254 参考文献263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