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目录 引言1秦淮河的历史变迁5 桃叶渡的风波5 史前时期的秦淮河7 越城、金陵邑与秦淮河10 秦淮河之名始于唐代12 六朝秦淮波涛汹涌14 北宋以后水枯河窄17运渎、潮沟和青溪20 潮沟与城北堑22 阊阖门外太子西池24 运渎六桥辨析27 青溪七桥见曲折30 秦淮中支的形成和影响33二十四航与四航37 陈作霖的两个误判37 大市桥、禅灵渚渡和建初寺40 试析二十四航43 秦淮四航细探46“二水中分白鹭洲”51 白鹭洲和蔡洲51 沿江参差十八洲54 白鹭洲中分二水57 越城同样是“扼江控淮”59 江岸西移失鹭洲62城垣与水系65 南唐建都开城濠65 南唐宫城护龙河68 明都新宫影响水系70 扑朔迷离金川河73 金川河流域细述77“人家尽枕河”79 明代方志中的水道桥梁81 门东曾有小运河83 清代中期的主要河道84 城北地区的支流沟渠87 城南地区的支流沟渠89“小长干接大长干”93 《南京地名大全》误说长干里93 长干里与凤台山95 小长干巷在越城北96 瓦官寺的变迁97 大市和横塘100 夹淮立栅之处102 查浦与小长干巷103 居民区由南向北推进105 大长干与大长干寺106 东长干之谜108 秦淮河两岸的新兴商业区109 唐诗中的长干里110门西·门东112 门西、门东和门里112 长干里消解于新商业区115 南唐金陵城“据冈阜之脊”116 十里秦淮串三门117 门东水泽影响发展120 南唐坊、市多在门西123“城南十八坊”127 古代里坊的演变127 坊名与坊门、牌坊128 南京早期里坊的三个特点130 “城南十八坊”本指人匠坊134 以行业得名的匠作坊136 评事街地名的变迁139营、廊、市140 明初的匠营140 新兴的匠作营142 以营命名成为惯例143 从官廊到商廊144 以市名街和以街名市147街谈·巷议151 元代的街巷道路152 明初的街市与桥梁154 明中期形成的街巷体系157 清中期街巷与新街口159“金陵王气”165 “金陵王气”的最初出处165 “处所具存,地有其气”166 “五百年后”源起东晋168 蒋山“紫云”与“黄旗紫盖”169 “凿方山”与秦淮河170 埋金传说始于唐171 南宋人的新解释174 明清的余波175 |